萬能材料試驗機的精度等級可以通過專業校準調整,但校準核心是 “修正誤差至標準范圍”,無法改變設備本身的最大精度等級上限(如 1 級機無法校準為 0.5 級)。
1. 校準的核心目的
修正力值、位移、速度等關鍵參數的系統誤差,確保其測量值符合對應精度等級的標準要求(如 1 級機力值誤差≤±1%)。
消除設備長期使用(如機械磨損、傳感器漂移)導致的精度偏差,保證測試數據的可靠性與合規性。
2. 可校準的關鍵精度指標
力值測量精度:通過標準砝碼或力標準機校準,修正傳感器的示值誤差與重復性誤差。
位移測量精度:借助激光干涉儀等標準設備,校準光電編碼器或光柵尺的位移誤差。
速度控制精度:驗證并調整試驗速度的實際值與設定值偏差,確保加載速度穩定。
加載穩定性:校準力控、位移控模式下的載荷波動范圍,符合精度等級要求。
3. 校準的實施要求
校準機構:需由具備資質的第三方計量機構或設備廠家專業人員操作,校準結果需出具合規的校準證書。
校準周期:常規建議每年校準 1 次,高頻使用或高要求場景(如科研、第三方檢測)可縮短至 6 個月 1 次。
校準依據:遵循 GB/T 16491-2008(國內)或 ISO 7500-1(國際)標準,確保校準流程合規。
4. 校準的局限性
無法提升設備固有精度等級:設備的機械結構、傳感器精度等硬件決定了其最大可達到的精度等級,校準僅能讓其維持在該等級的標準范圍內,不能突破硬件上限。
嚴重磨損需先維修:若設備存在夾頭松動、機架變形、傳感器損壞等問題,需先維修更換部件,再進行校準,否則無法達到預期精度。